济查包養行情南亮出“泉韵乡居”新名片_中国网

七十二名泉、黄河、大明湖、千佛山……美丽的山东省省会济南市,有“泉城”的美誉,是一座被山、河、湖、泉包裹的城市,历史悠久、美名远扬。近几年,随着和美乡村建设的扎实推进,这座城市又亮出了一张崭新名片——具有“泉水韵、黄河情、湖光美、山川秀”和“生态底色、产业成色、文化特色、保障本色、党建亮色”等特点的“泉韵乡居”。

从“去大明湖、趵突泉看看”到“选个村庄去转转”,这一转变的背后,是泉城济南倾力建设和美乡村的5年坚持:将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“一号工程”,已累计投入创建资金200多亿元,同步规划村庄建设、管护与运营,将乡村建设成为“美丽的生态公园、农民的幸福家园、市民的休闲乐园”,成为“千万工程”在齐鲁大地的创新探索,成为“两山”理论在江北的生动实践。

抓牢“四个关键”,坚持“高标准、大投入”建设乡村

位于钢城区颜庄街道西部山区的柳桥峪村四面环山,龙潭河穿村而过。近年来,该村以高标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,探索出雨污分离循环利用、成立环境保护工作队等经验做法,先后被评为“全国文明村”“全国村民自治示范村”等。

一村独美不是风景。2020年以来,颜庄街道推广柳桥峪村经验,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,沿龙潭河集中打造了孙家庄、柳桥峪、状元沟等5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,成为一条乡村生态与产业融合振兴的“隆起带”。

柳桥峪村,仅是济南乡村剧变的一个缩影。2018年以来,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大潮涌动,如何建设乡村,成为首要的时代命题。“这是一项系统工程,既要‘投大钱’,更要‘见大效’。”济南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,“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在实践中坚持‘高标准、大投入’,抓实抓牢‘四个关键’,凝聚合力,重拳出击。”

——坚持“更高标准、树立标杆”。济南从8个方面明确111条创建标准,目标上坚持取法其上,内容包養網上坚持全面覆盖,要求上坚持共建共享,树立“泉韵乡居”的样板标杆。

——坚持“更大投入、农民主体”。整合专项资金和各类涉农资金,按照每个示范村投入约1000万元的要求,已累计投入40余亿元用于乡村建设。同时,出台简易招标程序,推行以工代赈方式,让村集体和农民成为建设主体。

——坚持“规划引领、美美与共”。实施规划师制度,构建起包含14支规划队伍、101名规划师的常规智囊团,已打造249个齐鲁样板村、235个省级示范村、43条样板线路,让村庄因山而美、因水而美、因林而美、因田而美、因时而美。

——坚持“上下协调,合力推动”。从市委书记到村党支部书记,四级党组织书记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;农业农村部门牵头,住建、交通运输等18个部门凝心聚力、同频共振;14个涉农区(县)、105个镇(街)、4698个村居、400余万农民广泛参与。

明确“成色更足”,坚持“补短板、重长效”管护乡村

今年以来,每个月去辖区内最弱的几个村庄转上几次,已成为商河县龙桑寺镇党委书记苑继强的习惯:“市里每月都要考核农村人居环境情况,而且是以评分最低的村代表咱全镇的成绩,不到80分的村庄,一律列入市级督导的整改清单。”

漂白李村党支部书记郭宝峰,也已习惯将此作为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包養網:“先在村里转一圈,发现问题马上整改。现在人居环境的成效,不仅与街镇分管干部的评先评优挂钩,也与咱村的评星定级和村干部的绩效奖励挂钩。”

瞄准短板抓考核,针对问题再亮剑。一方面坚持“补短板”,重拳出击、清仓见底;另一方面聚焦“重长效”,立足长远、健全机制。济南通过打出组合拳、打好主动仗,让农村人居环境底色更亮、成色更足、力量更齐、效果更实。

“重长效”先要强队伍。济南抓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,近年来新增人居环境整治公益岗位两万余名。起步区孙耿街道范家村10名公益岗人员分为5个小组分片负责,村里按积分制每月进行考核,年底按考核结果发放奖励,各小组精心管护,暗自比拼,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改观。同时,发挥农民主体作用,开展“四大堆”、弱电线缆和残垣断壁整治等专项行动。

“重长效”更要建机制。济南对垃圾、厕所、污水制定管护标准和规范等制度,明确设施产权归属,运行管理则交给专业的第三方公司负责。全面推广农村改厕摸排整改智能化信息系统,实现数字赋能。在前期实施门前三包、网格化管理、积分制等做法基础上,探索推广“四小园”整治模式,调动农民参与的主动性和责任感。

“这是我包養網们建立的农村厕所监管运营一体化智能平台系统,能够实现报修报抽、维修、巡检等环节全流程智能化管控。目前,全市95%以上的农村户厕粪污处理实现了智能化运营、精细化管理、无害化处理、资源化利用和常态化监管。”山东斯通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泉江说。

瞄准“连片共富”,坚持“股权化、片区化”运营乡村

眼下,槐荫区吴家堡街道的万亩黄河水稻喜获丰收。“靠着专业化服务,用上先进农机农艺,近几年优质水稻亩产能超600公斤。村里成立合作社管营销,一斤大米能卖到10元以上。”席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建波说。

不仅优质农产品增效,席庄村还发挥地处黄河岸边、玉清湖旁的生态优势,开展过硬党支部建设,推广油菜花、水稻轮作,引入专业运营公司发展乡村旅游,成为泉城市民的打卡地。村集体收入由5年前的不足万元到2022年的150余万元,村民年均纯收入超3万元,较5年前增长66.7%。

如今,槐荫区以席庄村为中心,以和美乡村为卖点,以党建联合为抓手,以产权股权化为手段,在黄河岸边串点成线,打造“七星九美十三香”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。

建设乡村是基础,运营乡村是关键。如何放大和美乡村建设效应?如何实现“既让乡村美,更让乡村富”?从微观层面,济南市注重引导村庄抓住基础设施提升的机遇,积极回引人才、选育“头雁”,盘活闲置资源,加快发展。从宏观层面,积极推动串点成线和片区化发展,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资源、创新业态,带动乡村连片振兴。

用“股权化”构包養網價格建共富机制。济南鼓励村级党组织领办创办股份经济合作社,村集体以闲置资源入股,发动农民以土地、资金等入股,吸引各类企业、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入股参股,结成“利益共同体”,实现“一统三收”目包養網标,即村庄闲置分散的资源得到统一有效运营,村集体稳定增收、农民多元增收、各类参与者在乡村蝶变中共同增收。

用“片区化”谋划连片振兴。济南推动示范村串点成线,打造景观公路、生态河道等,已建设美丽乡村风景线40余条,“泉韵乡居”已成为乡村振兴的“隆起带”。推进8个“泉韵乡居”齐鲁样板示范区、5个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、5个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创建,进一步整合资金、盘活资源、集聚要素,连片打造可学可鉴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。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